景阳观是寿达清于1907年(光绪33年)在杭州建桥街(今清泰街)友盛观路创办的一家泡菜店,2002年被万隆收购
1907年(清光绪33年),浙江诸暨壮汉,头后扎着乌亮的辫子,独自乘船来到杭州,在推荐桥直街(今清泰街)佑圣观巷口开了一家名为“景阳观”的酱菜店。这个壮汉就是寿达清。
寿达清十三岁时,在诸暨湄池镇的一家酿造厂当学徒。三年满师后,学会了一手腌制泡菜和豆制品的好手艺。旧社会的规则,满师后还是要给工厂做三年,叫“谢师”。二十岁时,他被聘请留在这家酿造厂做腌制作场的“老板”(做师傅就是技师)。在26岁的“创业年”,他有了一些积蓄,辞职离开了工厂,独自渡江(浦阳江和钱塘江)到杭州开景阳观泡菜店,他腌泡菜、腐乳,特别是“双瓜”,由北京浙江官员带到北京,除了自食,还送给同事、王子,然后进入宫殿。因为双插瓜又脆又咸,有点甜,味道鲜美,上到“老佛爷”(慈禧太后)、光绪皇帝,下到诸宫后妃,都被定为每天早上必备的佐菜,所以又称“贡品”。
据说景阳观的泡菜在北京很受欢迎,与王文韶有着渊源。杭州人王文韶,在朝任重要职务。王文韶也不例外,因为杭州人一直有早餐吃“泡饭”的习惯。所以他经常从杭州带一些酱菜、腐乳等佐菜。景阳观的双插瓜也被称为常载物。王文韶为官圆滑,广交皇室人和同事。在送杭州土产品的过程中,双插瓜是必不可少的。这就是景阳观双插瓜成为皇室皇室“贡瓜”的由来,其牵线人是王文韶。从此,杭州人沾上了皇帝老儿的光,经常可以在家吃“贡瓜”。
景阳观从事自制酱菜和腐乳的销售。前店后坊聘请绍兴技工制作各种越味酱菜和腐乳。有10多个品种,如双插瓜、甜乳黄瓜、八宝什锦菜、坏油篮卜、蜜枣篮卜、开洋腐乳、桂花腐乳等。后来,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行业,经营着醉蟹、泥蜗牛、虾、酱鸭、酱猪头、桂花梅酱、酱油、各种露酒等季节性酱制品、调味品、礼品酒和当地风味的酱菜。